7月4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最好股票配资,解读近日印发的《山东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山东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关于支持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十项措施》系列政策文件。
据介绍,山东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根据《政策措施》,山东聚焦5个方面,围绕项目建设、市场主体、人才培育、金融服务、优化生态,提出23条政策措施;根据《行动计划》,涉及5方面重点任务,加快前沿交叉、关键共性和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
《政策措施》提出,在项目引领方面,明确支持文化科技研发、文化智能装备、文化应用场景、文化传播创新、文化文艺创新、文化数据利用、文化大模型、文物保护创新等八大重点方向。在企业和人才培育方面,将奖补文化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鼓励打造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同时,提出柔性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文化科技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绿色通道服务保障。
在金融赋能方面,统筹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并对按时还本付息的中小文化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此外,政策还着力优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相关部门在项目、企业、人才、技术、平台、转化、财政等环节加强统筹协调。
目前,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已具备良好基础。根据2024年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科技型文化企业达1135家,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的29.1%;实现营业收入4586.5亿元,占比高达59.9%。
作为配套行动指南,《行动计划》则为未来三年(2025-2027)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描绘了清晰蓝图。计划设定了到2027年的主要目标: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企业。
围绕这一目标,《行动计划》部署5项重点任务,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新技术”“新装备”“新载体”“新场景”“新业态”,加大前沿交叉、关键共性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及应用,重点发展文保考古、智慧文旅、影视动漫、数字创意等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除此之外,为加快推动山东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省委宣传部进一步优化升级《关于支持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十项措施》,加强对重点作品的孵化扶持,以及对网络文艺作品的奖励扶持。
文件提到,对列入中央和国家规划重大工程或省委、省政府指定主题的影视作品,给予每部最高1000万元扶持;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优质创作选题给予10万至100万元孵化支持;获“五个一工程”奖作品按获奖金额给予1:5最高配套奖励,其他全国性奖项按1:2奖励。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介绍,通过千万级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政策红利的叠加释放,山东将加速推动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程文琪 策划 陈巨慧)
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